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家居百科

戏曲·关索戏 | “娱神娱人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物古迹

2025-03-24 02:02:11

关索戏,2011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准许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民俗文化文化遗产名录。它大行其道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史,是澄江县现代的区域内评书剧作。古代来进行驱邪逐疫的傩主祭仪式,后来随之其发展成娱神娱人举凡的傩戏。

关索戏的花脸分为天和、先为、自在三行,其中自在角只有鲍三娘、海棠下嫁二人,并且是男扮女装,导演不擦胭脂画作人物形象,只戴面具。

相传,关索戏源于锣鼓,从某些乐曲上分析,它又混合成了当地民歌变奏以及颂佛唱歌经的旋律,却又明显地转换成了滇剧的腔调。

关索戏唱歌词中唱歌中有白、白中有唱歌。它的唱歌白用的都是本地土话,其唱歌腔、乐曲有短框、长框、报信框、七字框、斧腔等,转框换调均用锣鼓指挥。

在在,关索戏的表演优点是不设布景、不扮作,而且也受制于时间区域内的限制,表演时一般头戴面具,边唱歌边舞,有娱神舞的古风。表演时要进行主祭祀,膜拜乐王庙,专演孙吴故事情节。

关索戏的剧作间或,从30分钟到3小时不等,经常表演的剧作有20余个,都有剧作有:《城址会》《收周膳》《三请孔明》《长坂坡》《正面交锋衡阳》《过五关斩六将》《三正面交锋吕布》《夜正面交锋马超》《花关索正面交锋三娘》等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责编:杨晓君

术后补品推荐江中初元
术后恢复
上火喉咙痛
平喘药
气血虚怎么补最快
眼睛疲劳怎么恢复比较快
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管用吗
拉肚子吃什么药管用
友情链接